传统抗震建筑,主要通过调整结构体系和增大梁柱截面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增大梁柱截面,会导致结构体系个别区域刚度大,反而使结构延性降低,不利于抗震,也不利于发挥结构使用功能。对位于高烈度区的建筑以及结构形式比较复杂的建筑,结构形式和建筑高度受到限制,采用传统抗震技术解决难度较大。而建筑减隔震技术,可以降低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适当降低抗震措施,可以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使得上部结构设计更加自由灵活,建筑的使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这种裂缝一般是在混凝土内部温度比稳定温度高得多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木盆、木桶的制造原理与现代预应力棍凝土圆形水池的原理是完全一样的。这种情况下建议请设计院重新计算支座承载力并重新选型安装;支座安装问题。这种情况下桥跨均布设活动橡胶支座桥跨结构一端布置固定橡胶支座,另一端布置活动橡胶支座。这种所谓的隔力装置就是橡胶支座,它分为板式橡胶支座和盆式橡胶支座。这种支座因造价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现被大量使用。这种支座在曲线桥、斜交桥及圆柱墩桥等建筑建筑中比较常用。
公路板式橡胶支座生产工艺:板式橡胶支座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自动话生产,硫化之前的步骤基本都是手工操作,下片,裁片,叠层等工序的好坏与工人的熟练程度有很大关系。
一般情况下可将抵抗外扭矩的抗扭支承布置在两侧桥台上(或一侧),为了满足全桥伸缩缝的构造要求,希望其变形方向沿着切线方向移动,为此在构造上必须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此时,可在1个桥台上布置固定橡胶支座,其余墩台上的活动橡胶支座的移动方向为左右相邻橡胶支座的连线方向建筑隔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隔震设计可以加强建筑抗震性能,但在进行隔震设计时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只有认真遵守这些原则,才能有效地、切实地提高建筑抗震效能。
采用重力灌浆方式灌注盆式橡胶支座底部及锚栓孔处空隙,灌浆过程应从橡胶支座中心部位向四周注浆,直至从模板与盆式橡胶支座底板周边间隙处观察到灌浆材料全部灌满为止。
上预埋钢板作为结构的部分底模,连接板与模板的缝隙及接梁底模板处的缝腺均需要胶带纸粘贴牢固,且需在梁模板边缘加钢管支撑,该部位由于上预埋钢板与上部结构的柱和梁相交,隔震支座上的柱梁底模采用定型专用模板。
天然橡胶支座(LNR):由多层橡胶夹着钢板构成,具有低水平刚度和高竖向刚度,适用于一般结构和重要结构。
同一支座上下面全部密贴;同一片梁的各个支座应置于同一平面上,避免支座的偏心受压、不均匀支承与个别脱空的现象。

并于1988年制定/4公路建筑板式橡胶支座技术条件》(JT3132.288),随后又相继制定了《公路建筑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3132.1—88)和《公路建筑板式橡胶支座力学性能检验规则》(JT3I32.3—90)等交通部标准.1994年修定颁布/4公路建筑板式橡胶支座标准》(JT/T4——9,后来又修订为(JT/T4—200执行,为正确使用相大面积推广应用板式橡胶支座奠定了基础。
橡胶支座参数对高架桥功率流的影响板式橡胶支座水平刚度取以下数值(KN/M):1.705×;104,2.273×;104,2.728×;104和将以上四种情况记为橡胶支座1,橡胶支座2,橡胶支座3和橡胶支座4,并与采用普通活动支座的情况做比较。
只要具备上述四项特性,隔震体系就具很明显的减震能力。与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相比较,隔震体系具有下述优越性:
在我国,除了有橡胶隔震支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外,还有砂垫层隔震、石墨垫层隔震、摩擦滑移支座隔震及橡胶隔震支座与摩擦滑移支座并联复合隔震技术等。隔震技术的发展,可充分地适应各地区、城市及乡村的不同要求。基础隔震技术可作为地震防御区城市抗震防灾的措施之一,应用于防灾指挥中心、生命线工程、避难中心、救护中心以及居民住宅建筑的建设。可以预见,基础隔震技术将在防震减灾事业中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进行橡胶支座更换时要求的资源配置①劳动力资源配置:指挥组3人、技术组4人、安全组5人、作业组20人主要施工设备及材料:YBD250-18扁、千斤顶12台、高压油管20根、共60MSYB-2油泵14台、油箱5只、对讲机6台、游标卡尺9把、各型钢垫板及硅脂若干、耐高压油若干、圆形板式橡胶支座(φ280MM,厚84MM)8个(施工过程中,不得封闭交通,但为安全起见,可以限量通行;施工过程中,保证建筑任何部位不得有丝毫附加损坏;旧支座拆除和新支座安装(安装前涂满硅脂),工序紧凑,时间不得超过3H;需要复位的旧支座必须拿出清理干净,并涂满硅脂后才能进行复位,经更换、复位后的支座,正交方向中线偏位不得大于2MM。
夹层钢板厚度。橡胶支座的破坏表现为夹层钢板的断裂,钢板越厚,钢板发生屈服强度和屈服的位移量越大。钢板的厚度T。一般为2~4MM。
橡胶的弹性还能消减上下部结构所受的动力作用,这对于抗震也十分有利。橡胶的弹性模量与橡胶的硬度与温度有关。橡胶垫隔震的楼房住宅正面临越来越大的需求。橡胶隔震垫在正常使用和维护下,寿命可达80~100年以上,可以与建筑寿命保持同步。橡胶隔震支座安装好后,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防止意外损伤。橡胶隔震支座安装施工技术橡胶隔震支座安装注意事项橡胶隔震支座保护护角隔震支墩橡胶隔震支座存放、安装处,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橡胶隔震支座的研发、生产技术橡胶隔震支座地表面清洁、无油污、泥沙、破损等;橡胶隔震支座更换施工技术橡胶隔震支座及下预埋板地中心标志齐全、清晰;橡胶隔震支座进场时必须进行验收。
二、铅芯抗震橡胶支座的优点及主要性能要求抗震橡胶支座支座的优点:铅芯抗震橡胶支座除了本身的抗震力学性能满足抗震设计及使用要求外,还具备以下优点:一是铅芯抗震橡胶支座耐久性好,抗低周期疲劳性能、抗热空气老化、抗臭氧老化、耐酸性、耐水性均较好,其寿命可达60~80年[1],期间的抗震力学性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也就是说在60年之内不会影响使用,可见,与铅芯物具有同等寿命。

支座安装后,滚动和滑动平面应水平,其与理论平面的斜度不大于2‰。支座安装前方可开箱,并检查支座各部件及装箱清单,支座安装前不得随意拆卸支座。支座安装前应对活动支座顶、底板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查。支座安装前应将墩、台支座支垫处和梁底面清理干净。支座安装前应向工人讲明橡胶隔震支座的构造及对结构的重要性,不得损坏隔震支座及配件。支座安装时,应按照设计纸要求,在支承垫石和支座上均标出支座位置中心线,以保证支座准确就位。支座安装时,应防止支座出现偏压或产生过大的初始剪切变形。支座变异系数仅在内力计算时考虑,对作用输入进行放大;支座储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无阳光(紫外线)照射并远离热源的场所,不得淋雨。支座弹性模量与形变模量的大小直接放映板式橡胶支座的压缩变形值与支座适应梁的转角的能力。
但是,隔震支座的竖向刚度一般不大,比如一个600直径的铅芯橡胶支座的竖向刚度为2667KN/MM(某产家参数),而一个600直径的C40混凝土柱的线刚度为9189KN/MM,相差达2倍多。
为了保证建筑橡胶支座的施工质量,以及安装、调整、观察、及更换建筑支座的方便不管是采用现浇梁法还是预制梁法施工,不管是安装何种类型的建筑支座,在墩台顶设置支撑垫石是必须的。
按照结构形式:弧形支座,摆柱支座,板式橡胶支座,限位型板式橡胶支座,球冠圆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减震支座等。
四氟乙烯滑板式橡胶支座就是在普通式橡胶支座的表面粘复一层1.5MM-3MM厚的聚四氟乙烯材料时,它除了竖向钢度与弹性变形,能承受垂直荷载及适应梁端转动外,因聚四氟乙烯板的低摩擦系数,可使梁端在四氟板表面自由滑动,水平位移不受限制,特别适宜中、小荷载,大位移量的建筑使用。
支座的分类按其变位的可能性:固定支座、活动支座固定支座指固定主梁在墩台上的位置并传递竖向力和水平力,允许主梁发生挠曲,在支座处能自由转动但不能水平移动,如1-1中的A;活动支座则只传递竖向力,允许主梁在支座处既能自由转动又能水平移动。
在众多基础隔震构件中,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应用比较广泛的。隔震橡胶支座是由柔软的薄橡胶板和坚硬的薄钢板分层交替叠合、模压硫化而成。其中橡胶层与钢板紧密黏结,当橡胶支座承受上部结构的自重和使用荷载时,橡胶层的横向伸展受到钢板的约束,竖向刚度增大,使橡胶支座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和承载能力,有利于稳定地支承建筑物;当橡胶支座承受水平荷载时,其橡胶层的相对位移大大减小,使橡胶支座可达到很大的位移而不致失稳,并且保持较小的水平刚度。
当拉应力超过0MPA时,应当考虑支座布置或者结构布置问题,并采取增加抗拉装置的措施,且拉应力支座数目不得超过总数量的30%。

由于建筑隔震技术的特点,隔震建筑一般更适合于I、II、III类建筑场地,并且在结构设计中选用刚性较好的基础类型,以保证隔震层的稳定性和在地震中运动的一致性。
请关注:耐火、抗压橡胶支座的分析和板式橡胶支座的构造和生产过程详解球冠圆板橡胶支座是改进后的板式橡胶支座。
为保证支座安装平整,一般应在支座底面与支承型石顶峦之间,捣筑20一50MM厚的干硬性无收缩砂浆垫层。
抗震性能: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小地震响应。
球冠橡胶支座能用于各种坡梁,斜交梁及曲梁等结构独特的建筑结构中,且造价便宜,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应用。
1995年日本阪神地区发生里氏7.2级地震,距离震中35公里的西部邮政大楼采用了基础隔震技术,建筑震后完好,设备无损。
目前,橡胶隔震支座是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领域的一个主要产品。从外部看,橡胶隔震支座就是一个由橡胶、钢板组成的圆形“黑疙瘩”。实则不然,它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产品。其由多层橡胶和多层钢板交替重叠组合而成,橡胶、钢板的数量、成分、组合都需按照不同的建筑物结构来“排列”。从专业角度而言,每个隔震支座的生产,都得按照建筑物的所在地质条件、建筑物结构整体特性和结构布置、结构刚度等各种因素计算,既要做到符合建筑物的垂直承载力及垂直刚度,又要实现有稳定的复位能力、抗老化性、耐久性、防火性、耐酸碱等,以达到建筑物减少地震反应的目的。
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建造的房屋,可适当降低上部结构的设防水准(一般可降低一度),这样就有可能使建筑布置更加灵活,并可减少一些结构的构造措施及一些结构构件的尺寸或配筋(如墙体的厚度),从而使上部结构能节约部分土建造价。



















